开发区一中:践行主体性优质教育
2003-10-24 来源:青岛日报记者
青岛日报讯 在岛城的西海岸,2001年崛起了一所为人瞩目的学校,占地21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设计规模为80个教学班,学校现有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
及各种实验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56个,所有设备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一期投资6000余万元,现有在校生4200人,80个教学班,教职工320人,这就是由原开发区
实验中学和原开发区第一中学合并而成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以先进办学理念引领主体性优质教育
  示范性高中,在其“示范”的功能中,首先要关注办学理念的“示范”,鉴于以上认识,校长丁建志提出了“做一个主动发展的站直了的中国人”的校训引领下的“主体性优质教
育”办学策略。
  学校在实施“优质”的同时,特别强调“主体性”,几年来在以教和学双主体结合为特征的教学改革中,创建个性化的主体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个性化主体教育模式以
培养主体意识,确立主体地位,发挥主体功能,塑造主体人格为特点,广泛开展自主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有序地安排学生自主管理实践班活动,安排学生轮流
参与学校的全方位管理,值日学生对全校的安全、卫生、纪律、活动进行监理检查并作记录。学生通过自主管理,改变了过去对学校管理制度的粗浅认识,不仅自觉地服从管理,而且
提出了学生文明公约进行自我约束,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提高了集体主义意识。另外在各种课外活动、生活管理中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主体功能,
比如由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编排和出刊学校的各种宣传教育报栏,向学生征集花园、绿地、道路、室外活动场地的命名,参与编辑出刊校刊《探索与研究》,各项涉及学
生活动的评比检查由学生自理,校园广播站由学生组织等等。教学楼内则布置了由学生自己管理的读书角,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主体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又是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的教育。学校认为:面向全体学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只有真正树立起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新学生观,才
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所在。为此学校反复讨论,找根源,探思路。由此形成了正本清源、培本固基、挖掘潜能、发展特长的做法。正本清源就是首先解决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调动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开展了“学困生·网吧·学雷锋”的专题研究,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将精力转到学习上来,大力提倡雷锋的钉子精神。为了把学雷锋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下去,学校建立了在规模和完善程度上达到全国最高水平的“雷锋事迹展室”,并聘请了原雷锋班班长、雷锋团副政委曲建文、共青团全国优秀辅导员、雷锋事迹的著名摄影家张峻为
全校学生作报告,请雷锋班现任班长李贵臣与学生们一起举行升旗仪式。团委开展了一系列的“走近雷锋、感受雷锋、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培本固基,就是帮助学生补基础,学校
设置基础一、基础二、及提高型选修课教室,建立了选修课制度,安排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基础进行备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挖掘潜能,就是通过奥赛等比赛活
动,对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进行拔高,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培养特长是为所有具有音体美等方面天赋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条件。学校安排专人分管音体美工作,成立了音体美
特长班,对音体美的中考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特设艺体类考生,提前进行专业测试。
  两年来的实践已取得明显的效果。仅2003年,学校就有10名高三毕业生光荣加入了党组织,其中的两名省优秀学生干部以全省前20名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另有
150多名学生选择了发展艺体特长之路,获专业合格证且文化课达本科线130余人,其中姜英楠、郑佩瑶两位同学已经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
  校园文化,代表一校之风。开发区一中的校园文化主题是“主动、学习、发展”,在学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每一室一园一角一隅要体现这种精神文化。学校的校训“做一个
主动发展的站直了的中国人”和校风“落实高标准、追求高效益、塑造高素质”也已上墙,体现主体教育和优质教育的办学策略,提醒全体师生时刻牢记学校的要求。环绕美化绿化园
地,建立了20座中外名人塑像及其格言的“文化广场”。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板块,暗喻学生应该学贯东西,兼收并蓄。还有充分体现为中华的崛起和民族振兴的名言牌以及体育场
上20个名言方柱,提醒学生健康发展、报效祖国;各教学楼、实验楼、实验室、活动室和生活区也都布置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座右铭。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校弘扬人文精
神,发展科学思维,以培养21世纪主体性人才的教育理念。校会、班会、团组织活动、教工活动,也体现“主动、学习、发展”的特征。
  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保证主体性优质教育
  高素质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是主体性优质教育的保证,为此,学校在区管委及教体局的领导和支持下,走出一条内培外引相结合的路子。
  学校对外凭借开发区独特的地理和经济优势,多次面向全国不断招聘优秀教师,吸纳了100名具有北师大研究生等高等学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年轻化的优秀人才加盟,充实
和调整原有的教师队伍。仅在今年应聘的教师中光硕士研究生就有十余名。学校对内通过定期的理论学习、参加高学历继续教育、外出学习各地经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等多种
措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使招聘的优秀教师与该校原有教师一起成长为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为适应开发区日益国际化的新形势,学校又与英国“盖普”组织达成了合作意
向,准备引进外籍教师。
  新学期,学校又在教师中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思想。为增强教职工的服务意识,在全体教职工中多次进行“我校的发展优势在哪里?”、“我的发展优势在哪里?”的大
讨论,力图达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的目的。为提高服务质量,学校定期开展教师评议干部、学生评议教师、家长评议学校等活动,沟通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方面的联
系,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内培外引,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极大的改善,实现了教师队伍的“三高”:学历高(全部达本科以上,硕士研究生12人,研究生课程班毕业26人,正在
进修的40余人);师德高;教学水平高(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地市级优秀教师15人,先进教育工作者44人,区级先进称号46人)。
  更为重要的教师专业化措施是校本培训。学校经常聘请省市和全国的知名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辅导,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组织教师有计划地学习教育科学方
面的名篇论著,积极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水平。
  以教育科研推进主体性优质教育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带动教师素质的提高,以高素质的教师换来教学的高效益、高质量。为此,学校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和教科所,由丁建
志校长亲任领导小组组长,并聘请了原青岛市教科所一名研究室主任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兼教科所负责人,还配备了四名专职研究人员,把“主体教育”的研究定为学校的教育科研课
题,鼓励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和学生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培养主体意识、发挥主体地位、确立主体地位、塑造主体功能,充分发展每一位师生的个性特长,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学术交流中心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立项“十五”课题《以优质的学校教育,培养主体性人才》,在山东省立项“十五”课题《普通高中实施
主体教育的研究》。
  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围绕学校的总课题,结合本职工作,人人确定了自己的子课题,全校教师共有子课题近300个,做到研究课题落实。教育的重点在于转变教学关系,变传统的
教师单项传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主动探索研究、教师给予点拨、指导、启发为主的主体学习方式。
  学校办了内部双月刊《探索与研究》,已出刊《探索与研究》共18期,充分发挥了校刊在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阵地作用。学校每年举行一次科研成果评比表彰活动;从而
做到经常性、群众性研究活动的落实。学校还开设了心理咨询站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编入课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时矫治学生的心理障碍。学校对科研活动提供了全面的
物质财力支持,除正常办公用品外,每年提供10万元供科研活动使用,做到研究的经费落实。
  校长每周一次对中层以上干部进行管理知识和技能的讲座;校长或教科所有关人员每月对教师进行一两次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讲座。另外,还聘请山师大的刘继武教授、山东省教科
所所长王坦研究员对学校课题研究进行多次具体指导,这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课题的深入研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今年春季,该校教师上报到省教科所和省教育学会的
33篇参评论文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8篇。2002—2003年,学校有两名教师出版了专著,这一切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开发区一中的办学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2年学校本科录取率比2001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其中升入211工程院校的比2001年增加了
44人,2003年学校本科录取率比2002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比2002年增加了66人,参加高考的理科各科平均成绩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按万人比列居青岛地区的上
流水平。理科两名高分考生荣获青岛市理科第二、第三名,进入全省前二十名,均被清华大学录取,这是开发区建区以来首次叩开名牌大学之门,还有一些考生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和中
国人民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校,实现了开发区自建区以来的历史性突破。同时,学校还获得了一系列荣誉称号和达标称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青岛市花园式单位”、“山东省电
化教学示范学校”、“青岛市办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青岛市公民道德示范点”等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学校决心借争创省级示范高中和全国示范性普通高
中的东风,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青岛市一流,山东省知名”的办学目标。
  
  
分享: